|
6月19日下午,甘肃张掖市民乐县民联乡西寨村发生一起命案。该村45岁的农妇王兰花为阻止家门口的自留地被村里强占,与施工铲车对峙,最终殒命铲车车轮下。民乐县公安局此后向记者回应,初步调查认定这是一起施工过程中“过失致人死亡”的案件,“当时铲车正在平整土地,王兰花从车后抱住了车轱辘,司机倒车没有看到”,铲车司机目前已被刑拘。(6月25日《南方都市报》) 就算是在闷热的夏日,这条新闻读来也令人不寒而栗。如果说意外的碾死案已让围观者难以接受,那么当地公安机关的“过失致人死亡”结论,还有报道中当事村支书对铲车司机刻意怂恿的细节,使人不忍想象——一个曾经日日在这土地上耕种的承包者,即便守在自己的地前,也挡不住那些执意要进行的侵入与征收;而即便是她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,换来的也只是“过失致死”的轻佻回应。 原本可以协商的普通征地经济纠纷,为何当事者总是失去耐心?那些只为争取更多一点补偿的村民,为何不得不沉默于铲车之下?它指向的是一种“熟视无睹”:土地承包者权利的被习惯性“熟视无睹”,这才是更大与本质上的真相。正是因为熟视无睹,所以当事者才敢于以低价去试图换取土地使用权;因为熟视无睹,所以强行征地行为才会大行其道地发生,甚至连村民的人身安危都不在敬畏的范围之内。 意外的“过失致死”,不意外的疯狂铲车。如果说这已是一种以极致方式展现出的征地悲痛,那么它提请关注的就是另一个被无数次重复过的常识:必须更多地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赋权,让农村土地征收尽快回归到市场的契约,回归到让农民拥有真正的平等交易权。去年年初,中央“一号文件”明确提出,要加快修订土地管理法和配套的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补偿条例。完善征地补偿办法,约束征地行为,特别是,“补偿资金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和实施征地。”——以此对比前文中的农村征地悲剧,类似的立法进程显然需要来得更快些。 城镇化在高歌猛进,但农村土地征收现状何时才能向好?每一次被相关的死亡刺痛之后,我们都无法逃避如此泣血的追问。对此我并没有答案,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,如果不能从法制上“真正”消弭征地中的巨大隐性利益,如果农民不能获得与开发商、地方管理者对话的刚性“谈判权”,那么疯狂的铲车与推土机就不会停下。当下,最需要的恰是重建更多约束的力量,让征地行为回到“市场”,拦住更多高速度的铲车,不让它们再面无表情地碾过。甘肃碾死案需要一个可以接受的真相,在它身后,愿再无如此悲剧。 ——此文由郑州刑事律师(www.0371haolvshi.net/)精心收集和整理。 ——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,郑州刑事律师感谢您的配合! |
首席律师
|